close
html模版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發佈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2016年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三五”開局起步之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明確提出“一個目標”“兩點定位”“四個紮實”的要求,為推動重慶新的更大發展指明瞭方向。一年來,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遵循,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團結奮進,推動經濟社會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實現瞭“十三五”良好開局。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全面深入實施。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加快集聚,日益凸顯出國傢中心城市核心載體功能。城市發展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提速加力,已成為全市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渝東北、渝東南兩個生態發展區堅持“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綠色發展步伐加快。五大功能區域各優其優、優優與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全市呈現出一體化科學發展的態勢。

????——經濟保持持續較快發展。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75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7%。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利潤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228億元、增長7.1%。

????——結構調整紮實有力。支柱產業持續發力,新興產業接續成長,汽車、電子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1.7%、17.7%,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產值超過2700億元、增長50%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8.4%,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

????——發展新動能加快生成。各領域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改革事項漸次展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準設立,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啟動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創建,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長20%,占GDP比重達到1.7%。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25件城鄉民生實事務實暖心。城鎮新增就業超過70萬人。59.6萬人擺脫貧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034元、增長9.6%,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於城鎮居民。

????一年來,我們圍繞“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進行系統性謀篇佈局,以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為載體和平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主要做瞭以下工作:

????(一)著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堅持調優存量、做優增量,推動產業上中下遊垂直整合和集聚共生,加速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2.6萬億元。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品牌加速集聚,大宗訂單持續增長,電腦產量6765萬臺,手機產量2.9億部。汽車新產品投放量和單車均價不斷提升,主力車型持續熱銷,汽車產量達到316萬輛。汽車、電子兩大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55%。裝備、化醫和消費品等行業產值增速分別為9.3%、7.5%、11.7%。

????十大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快速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核心產業鏈基本成型,生產液晶顯示屏3949萬片、集成電路芯片3.3億片,頁巖氣產能達到70億立方米,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工業機器人、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快速增長。園區產業集中度提高到81%。

????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現代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中央商務區高端要素不斷集聚,城市商圈零售業加快向休閑性、體驗式消費服務轉型,節慶營銷展會成效明顯,批發、零售、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業提質增效,商品銷售總額突破2.3萬億元,外來消費占比超過30%。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加快建設,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增加值占比達到9.4%。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8500億元,離岸金融結算達到90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超過1000億元,服務外包營業收入增長45.1%,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長20%。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3%。旅遊總收入增長17.5%,達到2645億元。

????(二)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升。圍繞“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制定實施“1+4+X”工作方案,靶向施策、精準發力,矯正供需結構錯位和資源要素錯配。嚴格實施“註銷執照、拆除設備、安置職工”的標準,去除鋼鐵產能517萬噸、煤炭產能2084萬噸。合理調控土地供給,信貸、貨幣化安置等多渠道引導住房消費,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4%,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舉措和社保階段性降費等政策,實施售電側改革試點和天然氣大戶直供,加快企業存量債務置換,優化轉貸應急和政銀擔合作機制,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500億元以上。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加強P2P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守住瞭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市場活力加速釋放。堅持問題導向,有序推進重點改革專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市場主體突破200萬戶。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分類分層改革和監管,改組組建資本投資公司和資本運營公司,商社集團整體上市,國有資本佈局持續優化,國有企業活力、主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積極實施財稅體制改革,市對區縣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完善。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新實施一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創設1000億元中新互聯互通股權投資基金。富民銀行順利開業。渤海銀行重慶分行獲準籌建,所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來渝設立瞭分行。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獲批,全國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試運行。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掛牌企業57傢。

????堅持以擴大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實現新突破。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務實啟動。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實施150億美元項目包,金融服務、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術等領域服務合作全面開啟。渝新歐鐵路班列實現每天1班常態開行,國際鐵路運郵、鐵空聯運等取得重大進展。兩江新區管理體制調整優化,開放和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圍繞產業鏈供應鏈拓展保稅功能,作用進一步發揮。

????(四)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後勁不斷增強。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九次全會部署,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頁巖氣等高端研發機構建設,建成3D打印、物聯網、新藥創制等協同創新聯盟。一批國傢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成運行,新型孵化平臺入駐創客和企業增長30%以上。加強對創投引導基金的政策支持和管理運營,基金規模達到172億元,支持37傢科技型企業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50傢,高成長類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規模工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2%。兩江新區成為國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璧山高新區升級為國傢高新區。圍繞激發創新活力,實施科研成果評價、轉化激勵、院所體制等改革,初步構建起覆蓋項目孵化和成果轉化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鏈。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9.1%,社會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五)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空間有效拓展。編制實施“一區兩群”城鎮規劃,深入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加快“五通八聯三保障”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渝萬高鐵實現通車,重慶北站、沙坪壩站、西站等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在建鐵路達到1000公裡。開通酉陽至沿河、江津至綦江、忠縣至萬州等6條高速公路,新增通車裡程292公裡。機場集團移交我市管理,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建成,旅客吞吐量達到3589萬人次。四大樞紐水港建設強力推進,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關鍵技術指標形成優勢。軌道交通通車213公裡,日均載客量突破180萬人次。保護修繕瞭一批城鄉傳統風貌街區和村落,改造棚戶區630萬平方米,建成一批橋梁隧道和市政設施,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持續推進。大都市功能和形象不斷提升,各區縣城面貌進一步改善,特色小鎮建設紮實推進。

????(六)加強“三農”工作,農業農村持續發展。糧食、生豬、蔬菜等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穩中提質,柑橘、榨菜、生態漁業、草食牲畜、中藥材、茶葉、調味品等七大特色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1040億元,增長15%。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實施行政村通暢工程5000公裡,提前實現行政村通暢目標。所有行政村實現光纖接入。紮實推進重點水利工程,新增蓄引提能力1.96億立方米,鞏固提升瞭65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建成100個美麗宜居村莊,實現66.8%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500個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農業基礎開發,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占比提高到42.1%,建成高標準農田670萬畝、標準化產業基地796萬畝,耕種機械化水平提高到45%。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8萬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7萬人。圍繞安穩致富、生態保護和地災防治,實施三峽後續項目2519個,建成一批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推進地質災害巡防治理,避險搬遷實現應搬盡搬。

????(七)狠抓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城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加強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建設、水土流失預防和綜合治理,推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推進消落區治理,庫區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6%,超額完成國傢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執行國傢大氣環境質量新標準,鞏固治理成果,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至301天。飲用水源保護不斷加強,流域和湖庫污染治理持續推進,長江幹流水質為優、支流水質總體良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較好處理。全市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5%和40.1%。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主動查找整改瞭一批環境突出問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資源交易市場化建設等改革紮實推進。

????(八)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六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紮實推進,7個區縣脫貧摘帽,885個貧困村整體脫貧。金融扶貧行動有力有效,扶貧專項貸款餘額達到700億元。加強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32萬人,分流安置去產能企業職工3萬人。城鄉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首次同步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待遇。低保和醫療救助標準持續提升,特困人員救助制度更加完善。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2.5%,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增加到26個,基本實現學生就近入學,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5.1%,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3%。國傢教育改革綜合試點紮實推進。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取得新進展。建成一批文化項目和產業示范基地,新增文化企業1.8萬傢。推出《海棠依舊》《大後方》等優秀文藝作品。全國綜合醫改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市、區縣全覆蓋。分級診療體系不斷完善,區縣域就診比例提高到85%。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全部實現標準化,建成2606個撤並村衛生室。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市五運會,我市運動員奧運會和殘奧會成績取得新突破。

????圍繞保障社會和諧穩定,深化平安重慶建設。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有效防止“三類惡性案事件”發生。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刑事案件、嚴重暴力案件和侵財案件持續下降,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涉眾經濟犯罪得到遏制。加強聯動排查和源頭預防,有效化解一批重點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城鎮社區和行政村網格化管理實現全覆蓋。充分發揮群工信息服務系統功能,受理解決群眾問題50萬件。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改善,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九)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政府自身建設有新進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取消全部地方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規范131項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全流程網上辦理和流轉成為常態,一般性行政審批提速1/3以上。市級行政權項累計減少60%,初步建成市、區縣、鄉鎮三級行政權力清單體系。完成商務、中小企業、物價、審計等領域管理體制調整。開縣、梁平、武隆撤縣設區。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精簡收回事業編制2.5萬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6件,制定政府規章10件。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滿意率分別達到98.5%和97.7%。完善政府決策規則和程序,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改進和加強行政復議。嚴肅查處一批貪污腐敗案件,有力促進瞭廉政建設。

????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後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步伐加快,軍轉安置、擁軍優撫工作和軍民共建等活動成績顯著。民族宗教、國傢安全、外事、僑務、港澳臺、統計、檔案、保密、參事、社科、史志、氣象、地震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老齡、慈善、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又有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在市委帶領下同心協力、砥礪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渝部隊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重慶發展的中央各部門、各兄弟省區市以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城鄉區域差距較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又面臨不少新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支柱產業發展壓力增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不足,進出口持續下滑;創新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非金融企業債務負擔較重,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潛在風險仍在累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社會治理難度增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民生保障工作仍需加強,脫貧攻堅長效機制尚待完善;一些重點領域改革任務繁重,尚需進一步攻堅突破。政府職能轉變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少數幹部不會為、亂作為的問題不容忽視,永川金山溝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主體責任和執法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擔當精神,下更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問題,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2017年目標任務

????今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九大,迎來市第五次黨代會和重慶直轄20周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緩慢復蘇的進程中,短期增長態勢尚需觀察。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區域、行業和企業走勢分化,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我們更應看到,我國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支撐經濟基本面的積極因素在不斷積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我市幹部群眾產生瞭巨大的激勵作用;我市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全市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在中央支持下,我們啟動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改革、開放、創新增添瞭強大新動能;西部大開發和直轄市體制仍在發揮新潛能,全市已開始進入從量變到質變、從蓄勢到突破、從局部到全局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我們要有充分估計;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有應對準備;對贏得未來發展,我們要堅定信心。我們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辯證思維,保持戰略定力,搶抓發展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目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更加註重經濟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更加註重供給與需求良性互動,更加註重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更加註重各功能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註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更加註重風險防范管控,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市第五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結構持續優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5%,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國傢下達任務。

????各位代表!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秉持正確的發展理念、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在穩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努力做到“六個堅定不移”,“走對路、紮實幹”,把重慶各項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努力開創發展新境界。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

????——堅定不移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踐證明,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是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著眼發展階段、順應發展規律、符合重慶實際的科學選擇。要進一步優化各功能區域城市空間佈局和產業體系佈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推動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以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服務於國傢改革發展大局。

????——堅定不移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支撐。著力推動發展動力轉換,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關鍵突破帶全局、結果導向求實效,強化改革引領、開放支撐、創新驅動,加快形成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體現先發優勢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堅定不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妥善解決城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依法行政。堅決貫徹落實憲法法律,推進依法行政,強化權力監督,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防范化解各類矛盾和風險,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

????——堅定不移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示范帶頭作用,以黨的建設新成效推進事業發展新進步。

????三、2017年的重點工作

????(一)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以產業接續和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高端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動支柱產業集群升級換代。汽車產業要著力提升產品檔次,提升配套水平,提升自主品牌,促成長安汽車城、北京現代、眾泰等項目盡快投產達產。電子信息產業要加快OPPO、VIVO智能手機、京東方智慧電子等項目建設,拓展智能傢居、智能穿戴等新品種,推動中光電觸控一體化等配套項目投產。推進化工、裝備、食品等行業技術進步、優化重組、產業協同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努力實現企穩回升。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引進和培育一批關鍵生產設備分享平臺,努力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加強軍民融合產業體系建設,促進民用高端裝備和國防裝備協調發展。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培育和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帶動新興制造業產值增長30%以上。惠科液晶面板項目實現投產,推進康寧玻璃基板、AOS芯片、奧特斯二期等項目,構建有競爭力的電子核心基礎部件供應鏈。加快實施一批智能裝備重點項目,建成國傢級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加強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技術及動力電池等關鍵核心部件攻關,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擴大充電設施佈局,提高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發展高端交通裝備制造業,擴大新型軌道交通裝備產品規模,發展高技術船舶。發揮股權投資基金、龍頭企業、口岸平臺等優勢,加快建設國傢物聯網產業基地,實施一批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重點項目,擴大頁巖氣產能,促進產業集群發展。跟蹤世界科技前沿,加大增材制造、無人機、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虛擬現實等產業項目儲備、引進和研發,不斷拓展新的產業領域。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十大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為重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標準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定制化和高品質轉變。做強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發展消費金融、金融租賃、私募基金等新興業態,爭取相互保險公司、合資證券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新牌照,發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豐富金融核心功能。探索跨境人民幣使用、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資本項目可兌換、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等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錢寶等支付機構構建區塊鏈標準,拓展跨境貿易清算結算服務。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物流集疏運網絡體系,促進物流園區、物流樞紐、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建設國傢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延伸數據增值業務產業鏈。積極發展高端醫療服務、健康咨詢、康復保健等大健康服務業。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做靚山水都市、長江三峽、世界遺產等十大旅遊名片,加快主題樂園和旅遊度假區建設,豐富旅遊業態,推進全域旅遊示范試點,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綜合性戰略支柱產業。推進中央商務區、智慧商圈和社區便民網點建設,辦好渝洽會等節慶展會,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夜市品牌,培育新型消費增長點,促進消費提檔升級。

????(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關鍵性改革。聚焦經濟領域供需失衡問題,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各項任務。在繼續抓好去產能、去庫存的同時,重點推進去杠桿、降成本、防風險。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進債務、資產、企業重組,實現出表、出清、出效,降低工商實體企業杠桿率。有序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銀行向資產管理公司打包轉讓不良資產,鼓勵渝康等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企業低效資產盤活重組和風險資產收購處置。推進企業兼並重組,優化產業鏈佈局,盤活存量資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經營效益。加強企業資金集中管理,運用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基金等創新融資工具,幫助企業置換高成本債務,優化債務結構,減輕企業負擔。抓好“企業減負30條”政策落地,清理規范涉企稅費、交易、物流、用能等收費,落實好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實施流通體制改革、售電側改革和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切實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引導企業突出主業、降本增效,順應市場需求,提高質量標準,培育“工匠精神”,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積極防范各類風險。加強對跨界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信用卡透支等領域的風險監測預警,著力防范資產泡沫,積極預防交叉性、跨行業、跨市場金融風險。強化新型金融機構負面清單管理,加大對小貸、擔保、要素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強市場執法監管,綜合施策,堅決遏制炒房行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規范區縣政府舉債行為。

????以改革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加快國企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資本投資公司規范改造及健康運行。分類實施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圍繞核心業務,提升產業集中度,向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新興服務業加快佈局,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強國企黨的建設,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壓縮企業法人層級,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健全國資監管體系,從嚴監管和規范國有資本運營。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保護企業傢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平等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培育樓宇產業園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轉貸應急、風險補償等機制擴面,支持中小微企業提質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市場行為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完善市場主體分類監管平臺,加快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

????推進財稅、投融資和金融改革。調整優化市與區縣事權和支出責任,建立財政預算滾動平衡機制,推進預決算信息制度化公開,更好發揮稅制改革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拓寬公私合作領域及融資渠道,增強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繼續實施一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強市與區縣政府引導類投資基金的銜接聯動,完善市場化營運機制,提升財政資金、國有資本的引導和驅動效應。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擴大企業股權投資規模,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豐富債券品種和發債主體,穩步開展投貸聯動試點,推動重慶股份轉讓中心開展私募基金份額轉讓、科創板掛牌等創新,滿足企業多層次融資需求。加強要素交易市場建設,依托全國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搭建保險資金運用平臺,支持金交所打造機構間金融資產交易市場,建設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提升聯交所、藥交所、土交所等要素市場的資源配置和價格發現功能。支持有特色的外資銀行入駐重慶,引導更多金融機構在渝設立創新性、結算性專營機構。規范各類資產投資平臺,為市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提供安全有效的渠道。

????(三)積極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主動融入國傢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和開放功能拓展,高效整合各類開放要件,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形成全方位開放新局面。

????推動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創新。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完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制定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復制推廣其他自貿試驗區成熟經驗,探索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等新的體制機制。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加快將外商投資準入轉向備案管理,建立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堅持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與自貿試驗區一體規劃、一體推進,完善項目合作機制,紮實推動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合作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果園港多式聯運示范基地、股權投資基金、機場商業合作、國際數據通道等功能性標志項目,以項目為核心呈現實體展示。

????增強開放平臺的承載功能。加快兩江新區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強化開放口岸、現代金融、服務貿易、檢驗檢測認證等領域的功能創新,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增強開放示范的帶動效應。推動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借助保稅功能,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保稅貿易擴大規模,形成集聚效應。推進萬州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爭取設立江津、涪陵綜合保稅區和一批保稅物流中心。拓展進口整車、冰鮮產品、水果、肉類等口岸功能,爭取設立木材、醫藥、生物制品等口岸。加快果園港、萬州、豐都等口岸開放,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優化通關環境。提升高新區、經開區和特色工業園區開放輻射功能,辦好一批國際合作產業園。

????促進外貿穩定增長。依托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各類交通樞紐和開放口岸,吸引大企業、爭取大訂單、集聚大物流,促進外貿企穩回升。拓展進出口貨源,增開渝新歐支線班列,力爭全年雙向開行500班。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利用開放政策和資源優勢,吸引一批跨國經營總部企業、供應鏈龍頭企業、轉口貿易商和貿易集成商,打造一批公司集聚、市場繁榮、運作規范、貢獻突出的外貿集聚區,擴大總部貿易、轉口貿易、服務貿易規模。積極探索境外先進設備、平行進口汽車等產品展示交易,積極發展離岸貿易、集散分撥、非國產貨物入區維修、委內加工及檢測等業務,把保稅的政策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密切與港澳臺的經貿往來,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合作,推動內外貿聯動發展。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圍繞靜電機安裝產業鏈佈局創新鏈,整合國內外創新資源,促進技術、資本、創新生態協同發力,支撐經濟轉型升級。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深入推進企業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全面落實研發準備金制度和重大新產品研發補助政策,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規模工業新產品產值率。以躋身國傢創新企業百強為目標,實施巴渝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計劃。建立科技型企業重點培育庫,發展一批高技術性和高成長性企業。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和制造業創新中心。鼓勵企業組建科技人員持股、社會資本參股的法人化研發機構。推動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共享,擴大科技創新券試點范圍,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及轉化應用。

????推進全方位開放式創新。發揮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吸引集聚各類優質創新資源。大力引進全球百強創新型企業、國內外著名研發機構和知名大學來渝設立研發機構,吸引國內外科技組織、標準化組織、檢驗檢測和科技咨詢機構在渝設立區域總部。支持企業加入國際創新聯盟。建設商標審查協作重慶中心。支持第三方機構為企業提供工業設計、樣機制造、中試生產等創新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眾創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完善項目甄別、培訓指導、風險投資、收購轉化、哺育上市等全程孵化服務,形成完備的創新創業生態鏈。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方式,用好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專項資金,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和領軍人才團隊建設。發揮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的杠桿作用,完善科技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和眾籌募資。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和開發利用方式,籌建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發展第三方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權限和收入分配自主權,落實科技成果轉化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構建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支持科研人員依法依規兼職兼薪,鼓勵科研人員離崗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進一步清理與創新發展不相適應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確保政策落地。

????(五)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核心,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優化功能佈局,強化互聯互通,提升國傢中心城市承載力、協調性和宜居度。

????統籌各功能區域城鎮空間佈局。有序推動都市功能核心區功能疏解和人口減載,加快都市功能拓展區配套設施和大型人口聚居區建設,引導功能性設施和新興產業集聚,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推動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構建“一心多極網絡化”高度融合的空間格局,發揮城市發展新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作用,提升大都市區的同城效應和整體功能。引導渝東北城鎮群特色發展,推動“萬開雲”板塊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發展聯動、一體繁榮。支持渝東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依托交通幹線、區縣城和重點鎮,構建民俗生態城鎮群。按照成渝城市群規劃,完善功能性基礎設施,推動產業鏈接、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提升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水平。集中發展一批特色小鎮。深入開展國傢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合理流動。

????推進內暢外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建設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加快構建“米字型”高鐵網和“三主兩輔”鐵路站場,推進渝西、渝湘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開工渝昆高鐵和重點港區支線鐵路項目,提速鄭萬高鐵、樞紐東環線等在建項目,建成渝黔鐵路,投用沙坪壩站、西站一期等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推進“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建設,加快實施開州至城口等高速公路項目,擴能射線高速通道,完善內部聯結網絡,通車總裡程達到3000公裡。投用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增辟國際航線,推進國傢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加快果園樞紐港建設,完成港區鐵水聯運接駁改造,加快承接寸灘港分流的貨運量。建成投用珞璜、龍頭、新田港區一期主體工程。優化街區路網結構,建成一批跨江大橋和穿山隧道,打通一批“斷頭路”,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實施大都市區軌道交通一體化規劃,加密中心區域軌道交通線,推動軌道交通向城市發展新區延伸。建成川渝電網500千伏第三通道。啟動城市發展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從長江、嘉陵江取水,采取大集中、小分散和互聯互通的配置方式,逐步實現大都市區一體化供水。建設一批大中小型水庫,提高城鄉用水保障能力。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完成法定城鄉規劃全覆蓋編制任務,推進區縣“多規合一”,建設城鄉空間規劃共享數據平臺。完成主城區城市總體風貌設計,做好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實施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保護和修繕一批傳統風貌街區,推進老廠房改造利用,加快棚戶區改造,拆除違法建築,促進城市有機更新。全面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築方針,提高建築設計水平和質量,發展裝配式建築,促進鋼結構建築的推廣應用。加強城市立體綜合開發,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海綿城市試點,實施智慧城市應用示范工程,推動城市精明增長、集約發展。持續推進道路節點渠化,落實公交優先道,發展特需公交,綜合治理占道停車,疏緩道路擁堵。深化城市管理體制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實施景觀照明提升工程,切實加強園林綠化工作,讓我們這座城市更加靚麗。

????(六)推動農業農村轉型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深化“三農”領域改革。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升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傢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能力。探索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的有效實現形式,擴大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確權范圍,推動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戶,健全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行管理機制,激活農村資源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展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點。完成國有林場改革,深化供銷社和農墾改革。

????加快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穩定糧食、生豬、蔬菜等基礎產業,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七大特色產業鏈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推動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和區域特色產業提質發展。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發展及副產品綜合利用,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延伸農業產業鏈。統籌農產品生產基地佈局,新建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和出口示范區。健全標準體系,加強品牌建設,發展農村電商,增強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築牢農業農村基礎。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推進高標準農田、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提升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持續改善農業農村發展條件。完善財政支農政策,深化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完善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護機制。開展農業設施權屬證融資試點。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深化農產品收益和價格指數保險試點。

????持續推進三峽後續工作。完成年度項目申報,落實庫區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生態環保等後續項目。推進城鎮移民安置小區綜合幫扶和農村集中安置區精準幫扶,促進安穩致富。實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避險搬遷,加強庫岸環境綜合整治、危巖處理和移民安置區高切坡防護,切實保障庫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五個決不能”底線,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努力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嚴格管控生態空間,認真落實差異化環保政策,加強產業項目全過程環保監管。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實行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開展能效、水效、環保“領跑者”引領行動,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降低排放強度,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園區,打造國傢重要的環保產業基地。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動國傢循環經濟示范區縣建設,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積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深入開展低碳城市、低碳產業園、低碳社區等試點,發展綠色建築。完善綠色消費政策。

????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持續實施“五大環保行動”,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沿江及城區環境污染隱患企業搬遷治理,加大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力度,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嚴控機動車尾氣、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污染,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和露天焚燒執法。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深化重點支流整治和湖庫管護,全面推行河長制,深入開展水域垃圾清漂,建設一批城市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推進交通、工業、建築施工、社會生活噪聲治理,著力解決噪聲擾民問題。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細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抓好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探索消落區治理新模式,強化自然生態空間保護利用,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和安全利用。實施好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環保垂直管理和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改革,創新環保產台灣電動床工廠業股權投資基金運作模式,健全社會資本參與機制,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動環保督察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開展。推進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追責。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五個堅持”原則,做好各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整合財政資金和各類資源,紮實推進“六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確保現行標準下所有貧困區縣摘帽、貧困村銷號、貧困人口脫貧。精準對接脫貧攻堅多元化融資需求,落實貧困地區企業上市、易地扶貧搬遷貸款、扶貧再貸款等金融扶貧政策,加快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推動制度保障與開發造血、區域扶貧與到戶到人的有機結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完善就業社保體系。加強技能培訓、創業扶持和就業援助,推動重點群體充分就業和自主創業,做好去產能企業職工的分流安置工作。按照國傢部署,推進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漸進式延遲退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等改革。實施職業農民、技能人才、小微創業者等七大群體增收激勵計劃。制定支出型貧困傢庭救助政策,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強化臨時救助和專項救助,全面推行“救急難”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支持社會化養老服務業發展。做好婦女、兒童、殘疾人工作,規范發展社會慈善事業。

????推動教汽車美容育公平和質量提升。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穩步提高生均撥款標準。加強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鼓勵普通高中特色辦學。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中職與高職、應用技術本科銜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培育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群,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進市屬高校轉型發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教育信息化。做好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加強特殊教育。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不斷完善衛生與健康服務。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合理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健全分級診療制度。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總額控制付費為主、單病種付費相結合的復合型付費方式,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比例。依托重慶藥交所,推進藥品采購“兩票制”和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機制,優化公共衛生服務,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健康關口前移。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扶持和規范社會辦醫。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落實全面兩孩政策。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統籌推進文化行政管理、國有文化資產監管和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有全國影響的優秀文藝作品。實施釣魚城、巫山人遺址等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和傳統村落保護。發掘巴渝文化,培育品牌文化企業,推進一批重大文旅融合項目,引導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備戰第十三屆全運會,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更好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

????滾動實施民生實事。計劃投入421億元,繼續推進15萬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新建小區與配套學校同步覆蓋、4萬公裡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民生實事,增補農村建卡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公共停車位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背街小巷治理、城鄉居民傢庭醫生簽約服務、貧困人口和困難傢庭醫保救助等民生工程。

????(九)全面加強社會治理。堅持專項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推動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和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促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聯動。依托區縣、鎮街、村社三級公共服務中心,完善一體化工作平臺和大綜治格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廣人民調解駐公安派出所機制,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加強現代科技手段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建好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在行政審批、監管服務等領域率先記錄使用信用信息。

????深化平安重慶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治安防控網格化信息化建設,促進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堅持公共安全風險制度化排查評估,提升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嚴防“三類惡性案事件”發生。深化警務機制改革。加強治安亂點整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嚴防電信網絡詐騙等網絡新型犯罪。創建國傢食品安全城市,深化食品藥品重點對象、重點場所、重點產品專項整治,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加強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突發事件防范控制、應急響應、有效處置能力。強化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做好新形勢下擁軍優屬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以負面清單倒逼各種責任主體築牢安全防線。抓好煤礦、交通、建築、消防、危化品、特種設備等領域常態化大排查大整治,依法查究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防控重特大事故。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一批安全生產重點工程,提高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強化安全技能培訓,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全民安全自覺。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瞭更高要求。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政府各項工作,努力提高施政水平和服務能力。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施行政許可標準化,嚴控新設行政許可,推動項目投資、創業創新、生產經營、公共服務等領域精準放權,進一步簡化流程、優化程序、提高效率。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動態管理市、區縣、鄉鎮三級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加快負面清單制定頒佈,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全覆蓋。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建成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的網上平臺,實現政務服務智能便捷、公平可及。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法治思維和服務管理能力,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權履職。科學制定政府規章,強化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擴大立規工作的公眾參與度。健全行政決策機制,落實公眾參與、專傢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嚴格實施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加快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統一、互聯、共享的行政執法信息和監督網絡平臺,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探索跨部門綜合執法,分類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嚴格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確保執法行為嚴格、規范、公正、文明。

????(三)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全面加強對政府公務員行使權力的監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健全常態化、長效化監督機制。紮緊制度籠子,強化工程建設招投標、公共資源配置、國資轉讓、政府采購、財政補貼、行政審批、執法檢查、行政處罰等行政行為的監督約束。深化政務公開,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創新政務公開方式,促進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信息共享。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重大項目建設、重要資源開發等事項審計督查力度,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高懸反腐利劍,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決不讓腐敗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

????(四)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堅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和公務員個人修為的各個環節。嚴格執行有關法規,規范政府公職人員行為。進一步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在情感上貼近群眾,在發展上依靠群眾,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舉措正風肅紀,促進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推進節約型政府建設,嚴控“三公”經費和公款消費。堅決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強化政務督查、績效管理和履職問責,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營造願幹事、敢幹事、能幹成事的良好氛圍。加強公務員隊伍思想道德和能力建設,強化宗旨意識,做到恪盡職守、勇於擔當,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實幹成就夢想,奮鬥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重慶市委堅強領導下,矢志改革、銳意創新,推動重慶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向黨的十九大、市第五次黨代會和重慶直轄20周年獻禮!

編輯:智通財富網

上一篇:延遲退休或將改變國人投資方式購買保險受歡迎 下一篇:沒有瞭

13BCA02DC4980A40
arrow
arrow

    ben428v1g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